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 海外经历  感想体会
点点滴滴留于心
2012-02-28

——赴台湾义守大学交流心得

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  向琴  200900012069

   

    2011年9月,踏上厦门开往金门的船,再翱翔天际一小时,我们便顺利抵达了高雄小港机场,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。后来的经历表明,这次学习之旅,硕果累累。

    初到高雄,时值九月,此时的高雄天气非常闷热,炙热的阳光如烈火般焦灼着我们,很不适应。义守大学的硬件设施非常好,各项服务设施完善,学校很是照顾我们交换生,让人宾至如归。义大的宿舍、义大的校园,让我们所有的人感叹,如度假村般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。站在综合教学大楼前,眺望对面的义大世界,繁华与美景尽收眼底。义大用她的美丽,折服了投入她怀抱的我们,原来,这就是我们要生活四个月的地方,心里满满的装着幸福。

    我就读于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系,老师大多是留美归来的年轻老师,上课的方式很轻松,老师在授课时注重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、去理解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好朋友,尊敬师长,但是却觉不出距离,学生可以和老师自由的嬉闹交谈,气氛和和洽。老师每个周都有自己固定的office hour以及独立的办公室,学生可以在这段时间去找老师交流,寻求帮助。这种师生之间的关系,让我感动的同时也满含羡慕。基本上所有的课老师都会让学生分组,然后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,而成绩的组成也是多元的,并不单独只是考试,例如做简报、读书报告、出勤等也会占据总成绩的很大比例。

    在台湾这短短的四个月,让我充分的体验到了台湾人民的素质与和善友好,他们会主动的靠右排队,以便让出左边的空间给赶时间的人快速通过;他们会微笑着为你提供服务,热情的向你提供帮助,并向你说一声“谢谢”;对待陌生人,他们的态度不是敌视与冷漠,而是一种接纳与帮助的友好姿态。走在街道上,可以感受到街道的干净清洁;进入旅游胜地,可以看到保护完好的景观;还有随处可见的友好热情与随处可及的基础服务,细微处的贴心周到。

    在台湾的这半年,我与义守大学的同学一起,进行了一次社区实践,通过这次实践,让我更加清楚具体的了解了台湾的社区营造,看到了居民之间的团结与凝聚力,以及他们的无偿付出和奉献。我们所参访的那个社区的里长,已是72岁高龄仍献身社区工作,一声三分之二的时光都是在社区管理中度过,他的精神,让我们动容。台湾的社区发展得很好,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社区发展协会,属于民间性质,社区发展协会根据“六星计划”开展社区的各项活动,如举办很多健康讲座,医疗服务活动,开办社区学校,开设一些独特的课程,音乐教室,亲子活动,老年人的健康活动,社区绘本等。在传统的功能性活动之外,注重创新,积极进行社区营造,挖掘并发展自己的社区特色,将社区营造成为一个适合人居住的温馨的地方。这次社区实践,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都是一次很大的提升。

    台湾的学生很活泼,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,价值观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的,平常聊天时,或许他们的想法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很独特,做起事来的时候,他们也很严谨认真,严肃对待,张弛有度。还记得政管系组织的迎新宿营,那些大二的学生,为了筹办这次活动,付出了太多太多,无论是时间,还是精力,还是智慧。期间曾想过放弃筹办,可是最终还是坚持过来,排练节目,内容设计,工作安排,人员分配,场地协调……从暑假开始便一直在筹备。活动最后,大家都哭了,那是感动的泪,欣慰的泪。活动圆满顺利地结束了,可是这期间的辛酸与收获,却是无与伦比的。回到学校,所有工作人员排成一列和我们握手说谢谢,说再见,在那一刻,我的眼里满含泪水。

 除了台北与高雄之外,个人感觉去其他的地方游玩如果不租车的话就很难完成旅行计划了。地方上的景点比较分散,且景区之间距离颇远,当地的大众运输也不及大陆发达,民众大都有自己的机车,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机会便少了,这种现状也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。每个地方都有不少提供租车及导游服务的人,旅游出租车,旅游司机,司机在提供交通服务的同时还会担当导游的角色,介绍当地景点及在地美食,司机的服务态度很好,而且价钱也比较便宜。

迈入冬季的高雄依旧阳光和煦,温度适宜,很暖和,平常仅穿两件衣服便好,这样子既不单薄,也不臃肿。这种温暖的天气与日日可见的阳光,让人的心情也会很舒畅。可以说,我爱高雄的冬季,胜过她的夏季,尽管这样柔和的冬季缺少北国飘扬的雪。

这次台湾之行,美丽而梦幻。看醉人的风景,尝美味的小吃,品温馨风情,感受不同学风。这注定是一次难忘的记忆,现在回想,似乎还像做梦一场,美得不真实。充满欢笑、充满惊喜、充满感动,我很庆幸,在我的人生中,我与台湾相遇了,也许我只是一名过客,但是这份记忆,会在我的心里埋藏、发酵,愈久弥香。这次经历,将会是我人生中美丽的华美篇章,终身难忘,珍藏一生一世。

版权所有@国际事务部 地址:中国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:250100
电话:+86-531-8836-4853/4854/2840 传真:+86-531-8856-5051